當前位置:

RADAR2011國際雷達會議在成都成功舉辦


     由美、英、中、法、澳大利亞五國循環召開的系列國際雷達會議2011年輪到中國舉辦。2011年中國國際雷達會議(RADAR2011)于10月24—27日在中國成都成功舉行,本屆會議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IEEE、IET、SEE、EA等國際學術組織技術協辦,無線電定位技術分會承辦。來自中、美、英、法、德等22個國家的510名專家、學者和論文作者出席了這一雷達領域的學術盛會。本次會議主席是中國電子學會賀瑞龍研究員,副主席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吳順君教授。

大會主席團合影


     大會開幕式后是5位知名專家的大會報告,分別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吳曼青院士的“數字陣列雷達技術與趨勢”、美國雷達系統專家Mark E Davis教授的“超寬帶多模雷達面臨的挑戰”、中科院電子所所長吳一戎院士的“稀疏微波成像研究”、英國倫敦大學學院Hugh Griffiths教授的“雙基地與組網雷達的發展”以及雷達信號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宏偉教授的“雷達HRRP自動目標識別:算法與應用”。   

專家做主題報告

   本次會議1024日晚開始,歷時4天。會議以共享信息,共享未來為主題。本次會議共收到投稿論文742篇,錄用論文482篇。482篇論文分成20場口頭報告和4場張貼報告進行了交流,涉及雷達系統、雷達分系統、雷達信號處理、現象學與建模和新興技術等內容。同時,會議展示了我國今年來在雷達技術所取得的成果。

張貼報告

   


     本次國際雷達會議共邀請九位國際著名雷達專家,利用會期三個晚上的時間開展了9場雷達技術講座。分別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Hugh Griffiths主講的“雙基地雷達進展”;法國宇航實驗室(ONERA)電磁與雷達分部副主任Marc LESTURGIE主講的“MIMO雷達”;2008年比薩大學信息工程專業的永久高級研究員/講師Marco Martorella主講的“逆合成孔徑雷達概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Geroge T Schmidt主講的“慣導系統與GPS技術趨勢與性能比較”;澳大利亞特蘭大大學雷達系統副教授Don Sinnott主講的“雷達天線、傳播與散射原理”;美國HJ研究實驗室資深研究員Victor C. Chen主講的“雷達微多普勒信號特征的原理與應用” 法國泰勒斯公司空中系統分部主任、荷蘭代爾夫特(DELFT)理工大學教授Francois LE CHEVALIER主講的“有源天線陣列的空時分集與編碼”;德國漢堡技術大學副校長、電信系主任Hermann Rohling教授主講的“汽車雷達系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Mark E Davis博士主講的“植被穿透雷達”。
     大會評選出一等獎優秀論文3篇,二等獎優秀論文6篇,三等獎優秀論文10篇,并在大會閉幕式上向論文作者頒發了優秀論文證書和獎金。在與會專家、學者和論文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討論評選優秀論文

頒發優秀論文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一個有23家大學、廠商參加的技術與產品展覽會,其中包括清華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KJ裝備研究院、KJ雷達學院等,展覽廳與大會張貼區設在一處,大大促進了國內外專家、學者與各大參展商間的交流。

展示會現場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網絡信息中心為本次會議提供網站及論文投稿服務技術支持, 會議網站http://www_radar2011_org ,網站訪問量達2.8萬人次。

 

 

來源:中國電子學會 http://www.cie-info.org.cn/ShowNews.jsp?NewsID=1252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http://www.ee.uestc.edu.cn/2008/index/detail.php?id=5659